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 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二、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利用网络电话冒充金融、社保、邮局、有线电视、电信部门及公、检、法机关诈骗;冒充消防、武警诈骗;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诈骗;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退房税”等诱导受害人通过ATM进行转账操作进行诈骗。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银行或10086等客服短信,利用钓鱼网站以网银升级或兑换积分进行诈骗;发送含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盗取银行卡号、密码进行诈骗;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虚假中奖信息诈骗;虚构绑架事实诈骗;网络购物、招工、征婚、交友、提供办证、办卡、贷款、虚假公众号诈骗等。 
三、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根据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出台的打击和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相关内容可见,对于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仍为其提供实施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便利的,将可能构成网络诈骗犯罪的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可能构成从犯,甚至可能成为主犯,而无论犯罪情节轻重,都将受到刑法的处罚。
四、金融机构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的惩戒措施。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85号)文件要求,金融机构将依法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 
五、如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有哪些?
(一)提高自身防诈、反诈意识。遇到公检法等机关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及将钱转到“安全账户”时,切勿相信,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在对方要求汇款时,要多方查证、核实情况或多与亲朋好友商议,不要轻易汇款;接到陌生来电或短信,自称是领导、亲属或好友时,应尽快与其本人取得联系,多方核实真假,切勿使用对方提供的电话进行核实;在选择投资理财时,应确认该平台的所属地、性质、资金流向、过往历史等资料,做足功课后再进行投资,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收到带有链接的短信时,不要随便点击,更不要轻易安装可疑客户端,同时不要见“码”就扫,小心二维码扫描诈骗。 
(二)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了解96110反诈专线”。2021年2月1日,国家反诈中心正式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五家新媒体平台。为了方便群众识别和确认,提高网络诈骗预警劝阻效能,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正式启用全国统一“反诈预警专号96110”,专门用于反诈预警劝阻和群众防骗咨询。
“96110”!全国统一反诈专线来啦!请一定要接!
(三)手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具备诈骗预警、快速举报功能的软件,可以帮助用户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了解各种诈骗方式和面对诈骗时的处理方式,保护个人信息、资金安全,避免被骗财产损失。
 
(四)手机下载安装“金钟罩”小程序“金钟罩”小程序,是公安机关研发的一款防诈反诈APP,系统会对注册人及其添加的家人实施精准的反诈保护,可以自动提示来电是否为诈骗电话,并将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后台向民警推送,民警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用户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劝阻和回访。